父親的手稿
|
贺年短信
|
阿樓旅行記
|
希腊之旅
|
拉萨見聞
|
叁字詩
|
琳琳詩也
|
秋天說之
姜明立画展
|
隧道修志
|
上海旅游
|
日本故事
|
隧道中国
|
隧道世界
|
隧道博客裡
-
樓如岳博客
静下心来:诗人的主题依然是生活,而不是诗
作者:阿樓 阿樓博客裡 2016-7-30 23:09:36 来源:阿樓隨筆
诗人的主题依然是生活,而不是诗
/阿樓
2016年7月30日
东汉•许慎《说文》:“品,众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属皆从品。”
我完全赞同沙柳老师“用诗的品格来支撑我们积极的向上的人生”的观点,也完全赞同“回到原点上来”的提议。从去年9月30日入诗圈,进行了不少“探索”,自己诗歌没写几首,倒学会了去如何评论别人的诗,夸夸其谈的本事长进不少,值得反思。
2015年10月20日那天,我主持《TW诗学院现代诗议厅》群聊,我说:“写旧体诗人会常常思考:什么是旧体诗的立命之学(真爱古文)?什么是旧体诗的改过之法(远离伟大)?什么是旧体诗的积善之方(鼓励提携)?什么是诗的谦德之效(温良恭俭让)?”我学诗的原点是“以诗会友,改善自己”,转眼大半年过去了,有时静下心来,看看聊天记录,想想老师说的:“一个圆的圆心,你站在那根射线上,你自己清楚,你回得来吗?”我疑问自己,虽然我的观点陈旧了:“楼如岳,以诗会友,改善自己,你回得来吗?”
沙柳老师说得很好,“最基本的,也要有积极的精神,向上的品格,来美丽人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管我们处在什么境遇,处于何种艰难,这种向上的精神是要保持和发扬的。”我赞一个!我补充一句,诗为生活服务,诗为生活添彩。诗人的主题依然是生活,而不是诗。
《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点数:1115 发布:順頌 编辑:往詩如煙 联系:
b2b@notbad.cn
正在获取数据..
隧道博客裡-樓如岳博客
天下有風:这首诗我表达了四个意思
瞿溪學堂:一个让学生获得激励的价值
出了北門:我又一次选择了笑而不语
夜歸上海:老北站十八路电车回家小酌
天都望远: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感叹
天都磴道:道直身还在
庄子看草:我不主张写这样借古讽今的诗
首出庶物:浅酌诗集的几个关注点
盈月魔力:感慨六十年的沧海变化
天都壁刻:诗愿违偏了初心
八个方法阅读《唐诗能解构》
罢月诗歌:一首与众不同的表达
诗评论三:我对诗集的三个《反经》视角
诗评论二:我对诗集的一本《正经》评论
诗评论一:我对诗集的初次阅读感受
译来译去:我翻译一首英语诗《Trespassing》
诗为剂药:对于病人来说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你再不來:“我就下雨!”
新感受力:去听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
英诗翻译:口袋空了
超传思维:新诗,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眼光
过度模仿:互联网+引起的士族文化之变化
推荐一个:骚体诗之表达方式
互联思维:中国诗歌的未来属性是什么?
尽头世界:有一天他走到了浑善达克沙地以北
一个观点:做好生活的主要部即可
尴尬什么:当代诗歌没有领悟白话的“三个意思”
诗贵有转:一个“突然有发现”的转
听曲笔记:和声就是一种彼此呼应的人性时刻
坏的趣味:我想起圣桑交响诗《骷髅之舞》
他看太阳:《开门走出》中的人物关系与联想
诗歌研讨:大众审美、精英审美和历史审美的思考
胡适蝴蝶:100年前新诗意象逻辑折转的特征
总讲形态:诗歌与互联网+时代的几点感受
立足生活:“温馨诗社”成立有感
学诗思考:“新诗”纵深里的三个特征
起承转合:两首诗在意脉结构上的异同
微妙于转:重点是看颈联和尾联
蝶恋花词:多愁的节奏,缠绵的节奏
意脉节奏:标点符号都是诗之节奏的一部分
来去归兮:地铁车厢里的意绪
诗之标题:诗的人头正面之额
远航诗魂:一个人的舞台
长诗击壤:历史倒放着一个楔形
这也是诗:可以用数学代入法来理解吗?
节奏之变:为乐思、音乐动机和音乐形象之变也
时至而疑:为什么他们的生存状态不是很好?
意象什么:评王霁良的“和解”
静下心来:诗人的主题依然是生活,而不是诗
咏叹之调:应该追求人性之善的宽度
诗如其人:把坚持诗之阳光成为一种习惯
探索什么:意既出,象无义
静安意象:人之差异,理解不同
暖石意象:體會其“暖”字之妙
摩崖石刻:旧体诗的意象大部分从古代走来
人往下走:慢點有一個思考過程
推荐两首:今天世界诗歌日
喊什么喊: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
不眠之夜:去找到一個愚人生活的意義
低音长笛:催人泪下,写给你,也写给我……
诗词议厅:关于八大名校大学生诗歌联展之讨论
版权所有:(Notbad)
电邮:
b2b@notbad.cn
备案序号:
沪ICP备0605310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