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舞老师在《城市诗人》纪念新诗诞生100周年特别号/2017年夏季刊上,刊登了一篇《胡适的眼光和特朗普筑墙及新诗当下的尴尬》论文,我阅读了,觉得很有学术价值。今我特地花了很多时间,将纸张文本转成Word版,发给大家,供大家学习讨论。
王晓云:太好了,请楼老师转发,我们学习。
楼如岳:一个《胡适的眼光和特朗普筑墙及新诗当下的尴尬》链接。
萝芙菊子:一个大拇指赞,一杯咖啡,
沙柳:三个大拇指赞!
白桐:胡适在我眼里是诗歌上的败类,罪人。
楼如岳:不好说,智者见智。
王霁良:@楼如岳 一个大拇指赞!铁舞老师是权威。
楼如岳:@王霁良老师 您说得对,铁舞老师是权威,自己能阅读理解就不错了。铁舞老师问我对《胡适的眼光和特朗普“筑墙”及新诗当下的尴尬》一文有什么想法,我回复了:
(1)如果说胡适提倡白话诗是抓住了未来的属性,那么当代诗歌恐怕没有领悟白话的“三个意思”;
(2)从特朗普筑墙的事件、原因、围绕事件的人物、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结果等,这五要素提供了新诗重新思考的一个思路;
(3)您重新评价了胡适“一条是那模仿的,沿袭的,没有生气的古文文学”,认为是有点说过头的。关于这一点,我个人觉得“白话”、“新诗”等都是“五四”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点偏“左”的,恐怕以后会有重新评估;您提出的“历史未来的属性究竟是什么?”令人思考;
(4)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提法:“五个层次上的缺陷”。我个人认为:第一、第二层次的缺陷更为致命;
(5)关于中国新诗的命运和走向的四条建议,第一条是最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