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博客裡-順頌平台
 

“第五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隆重举行,取得五项成果

作者:阿樓   阿樓博客裡  2011/12/22 10:20:59   来源:阿樓隨筆
    “第五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于 2011年11月10日~12日,在上海兴荣温德姆酒店隆重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尹弘、国际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协会(ITA)主席In-Mo Lee、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谭庆琏、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名洪、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郭陕云、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梅志荣、上海城建(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志强、上海城建(集团)公司总裁张焰、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秦云等领导,以及来自中外的嘉宾、专家、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580名正式代表,出席了为期三天的大型国际隧道研讨会。
    “第五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大会的主题为“地下交通工程与工程安全”,学术报告有五个方面内容:(1)地下工程管理与高效施工;(2)地下工程建设与节能降本;(3)地下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4)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可持续发展;(5)城市地下空间网格化建设与高效利用等。
    “第五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在主办单位和支持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获得五项成果。
    成果之一:本届研讨会再现了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的影响力,成为国际品牌“隧道高峰论坛”之一
    继“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之后,本届研讨会参会代表再次超过500人,规模空前,正式代表538人,来自14个国家。另外,研讨会礼仪志愿者21人,会务工作人员25人,国内外著名媒体30余人,总人数超过600人。
    国际代表35人,分别来自韩国、丹麦、意大利、英国、荷兰、加拿大、奥地利、德国、日本、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特别是ITA派出专家代表团,成员如下:团长:ITA主席,In-Mo Lee (韩国)、团员:ITA前主席,Martin C. Knights(英国)、ITA副主席,白云(中国)、ITA副主席,Søren Degn Eskesen(丹麦)、ITA教育和培训基金会执行主任(ITA前秘书长),Claude Berenguier(法国)、ITA执委,Chun Nam Ow(新加坡)等。   
    国内代表520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河南、臺北、重庆、成都、广州、深圳、洛阳、杭州、太原、兰州、西安、武汉、江阴、苏州、南京、增城、福州、青岛、南阳、合肥、长沙、郑州、沈阳、唐山、常熟、聊城等地区。
    国内外著名媒体30余人,分别来自隧道网、Tunnel Talk、《隧道建设》、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上海广播电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天天新报、劳动报、青年报、建筑时报、新华社、上海日报、上海科技报、东方早报、时代报、东方网、浦东时报、新民网、中国新闻社、中华建筑报、中国建设报、工程机械周刊、扬子晚报等。
    国内外著名媒体在第一时间作了相关报道。其中,隧道行业著名传媒“隧道网”作了两天的现场新闻、视频直播。欧洲著名隧道传媒“Tunnel Talk”和中国著名期刊媒体《隧道建设》都派出了职业记者,连续跟踪数天,进行采访报道。
    “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国际著名“隧道高峰论坛”之一。
    成果之二:本届研讨会突出隧道学术研讨的国际性,让世界分享隧道的经验与成果
    来自12个国家的发言嘉宾,作了总计44个的大会主题报告,其中,ITA领衔的国际主题报告达到16个。他们分别来自韩国、丹麦、意大利、英国、荷兰、德国、日本、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
    国际隧道专家演讲的主题内容如下:
    (1)交通隧道工程发展的展望― In-Mo Lee(韩国);
    (2)哥本哈根地铁环线的设计与施工挑战―Søren Degn Eskesen(丹麦);
    (3)工业化隧道开挖的设计和建造方法——新意法―Pietro Lunardi(意大利);
    (4)如何选择TBM与钻爆法,敞开式抓壁机与双护盾掘进法―Nick Barton(英国);
    (5)丹麦至德国费蒙贝尔特海底沉管隧道案例分析―Johannes C.W.M. (Hans) de Wit(荷兰);
    (6)TBM设计发展和高覆盖层与复杂地质情况下大直径隧道施工的创新―Remo Grandori(意大利);
    (7)大直径隧道掘进机技术―Wilm Schaub(德国);
    (8)市区软土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新技术―Tadashi Hashimoto(日本);
    (9)施工技术与隧道工程―Martin C. Knights(英国);
    (10)新加坡地铁市区线三期线路规划与研究―Chun Nam Ow(新加坡);
    (11)现代隧道管片衬砌设计―Ralf Winterberg(德国);
    (12)三菱重工最新开发的盾构机技术的介绍―Masaru MURAKAMI(日本);
    (13)世界沉管隧道技术的新发展―Casper Paludan-Müller(丹麦);
    (14)土压平衡盾构穿越运营中铁路线掘进浅埋双管隧道―Yuichiro Terada(日本);
    (15)新加坡市中心线902标宝门廊车站和相关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Yip Kwong Lee(马来西亚);
    (16)防洪减灾和恶劣气候对隧道的影响―Jim Yang(澳大利亚)。
    本届研讨会突出隧道学术研讨的国际性,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代表分享了这些非常宝贵地下工程与隧道的经验与成果。
    成果之三:本届研讨会学术成果具有可信的权威性,指导隧道行业的未来发展
    大会主题报告总计44个,报告人都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院士、专家和学者。
    中国主要代表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董事长梅志荣;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秦云;
    原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振信;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郭陕云;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洪开荣;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白廷辉;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总工程司代理副局长郑国雄;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彭立敏;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董事长杨磊;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副总经理竺维彬;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朱瑶宏;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湘生等。
    国际主要代表人物:
    In-Mo Lee(韩国),ITA主席
    Søren Degn Eskesen(丹麦),ITA副主席;丹麦COWI AS公司研发部经理
    Martin C. Knights(英国),ITA前主席;Halcrow集团有限公司隧道和地质工程部主任
    Chun Nam Ow(新加坡),ITA执委,新加坡陆路交通局部门主任
    Nick Barton(英国),欧洲著名隧道专家,尼克·巴顿联合设计咨询事务所所长
    Remo Grandori(意大利),欧洲岩石隧道专家,意大利赛里股份公司总裁
    Pietro Lunardi(意大利),原意大利基础设施和运输部长,土木工程专家
    Tadashi Hashimoto(日本),日本盾构法隧道专家,原日本地域地盘环境研究所所长
    Johannes C.W.M. (Hans) de Wit(荷兰),欧洲著名沉管隧道专家,TEC执行总裁
    Ralf Winterberg(德国),马克菲尔亚洲/大洋州区纤维产品技术总监
    Masaru MURAKAMI(日本),三菱重工机电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组担当部长
    Wilm Schaub(德国),海瑞克亚洲总部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Casper Paludan-Müller(丹麦),港珠澳工程专家,COWI公司项目负责人
    Yip Kwong

点数:21016 发布:順頌 编辑:阿樓隧道日志 联系:louruyue@sina.com
 
隧道博客裡-順頌平台
 
 
版权所有:(Notbad) 
电邮: b2b@notba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