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2日,大會秘書組收到上海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分院院長楊志豪的確認函,他確認了在大會主題報告:“超大特長盾構法隧道結構設計關鍵技術”。
報告主要內容
盾構法隧道由於“量變”(直徑、長度變化)會引起“質變”,本文以上海長江隧道為工程背景,系統地闡述了超大特長隧道結構設計的關鍵技術,主要有:通過襯砌結構整環試驗、錯縫夾片、直接頭試驗等,揭示並提出了錯縫拼裝管片在環間既傳遞彎矩、又傳遞軸力的機理和結論,提供了盾構法隧道結構計算模型的所有力學參數閾值;進行了一致激勵、非一致激勵地震荷載作用下的隧道結構回應分析數值仿真計算,驗證了工作井與圓隧道連接部位、主隧道與連接通道的連接部位、結構受力及變形特性,以及這些部位設置變形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過多功能長大隧道的耦合振動分析,預估了道路交通、軌道交通荷載作用下長大隧道的長期疲勞影響。
報告人介紹
楊志豪,現任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院地下工程分院院長,高級工程師。1993.7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岩土工程專業,同年進入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工作。
2007.8-2008.7,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國際隧道工程高級碩士班進修,獲得高級碩士學位。目前主要從事地下結構的設計、地下工程的諮詢及大型越江道路隧道的設計管理工作。近年來主持了數十項上海市及全國其他城市的重點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主要有上海長江隧道(世界最大直徑的盾構法隧道)、青草沙水源地原水長江過江管工程(超長距離、單層襯砌輸水隧道)、耀華支路隧道(世界上第一條磁浮系統越江隧道)、上海外環隧道(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規模的沉管隧道)、翔殷路隧道(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大連路隧道(全國優秀設計銀獎)等,以及上海市軌道交通2號線、4號線、8號線、10號線、12號線等多條線的地下區間隧道,其中包括國內首次採用雙圓盾構工法修建的地鐵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