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博客裡-順頌平台
 

取得五項成果,學術氛圍正日益顯現

作者:大會秘書長 阿樓   阿樓博客裡  2011/12/22 10:15:21   来源:阿樓隨筆
    “第五屆中國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於 2011年11月10日~12日,在上海興榮溫德姆酒店隆重舉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尹弘、國際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間協會(ITA)主席In-Mo Lee、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譚慶璉、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應名洪、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理事長郭陝雲、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理事長副理事長、中鐵西南科學研究院董事長梅志榮、上海城建(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志強、上海城建(集團)公司總裁張焰、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總工程師秦雲等領導,以及來自中外的嘉賓、專家、設計師和工程技術人員580名正式代表,出席了為期三天的大型國際隧道研討會。
    “第五屆中國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大會的主題為“地下交通工程與工程安全”,學術報告有五個方面內容:(1)地下工程管理與高效施工;(2)地下工程建設與節能降本;(3)地下工程新技術與資訊化;(4)城市地下空間建設與可持續發展;(5)城市地下空間網格化建設與高效利用等。
    “第五屆中國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在主辦單位和支援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獲得五項成果。
    成果之一:本屆研討會再現了中國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的影響力,成為國際品牌“隧道高峰論壇”之一
    繼“第四屆中國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之後,本屆研討會參會代表再次超過500人,規模空前,正式代表538人,來自14個國家。另外,研討會禮儀志願者21人,會務工作人員25人,國內外著名媒體30餘人,總人數超過600人。
    國際代表35,分別來自韓國、丹麥、義大利、英國、荷蘭、加拿大、奧地利、德國、日本、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特別是ITA派出專家代表團,成員如下:團長:ITA主席,In-Mo Lee (韓國)、團員:ITA前主席,Martin C. Knights(英國)、ITA副主席,白雲(中國)、ITA副主席,Søren Degn Eskesen(丹麥)、ITA教育和培訓基金會執行主任(ITA前秘書長),Claude Berenguier(法國)、ITA執委,Chun Nam Ow(新加坡)等。   
    國內代表520,分別來自上海、北京、河南、臺北、重慶、成都、廣州、深圳、洛陽、杭州、太原、蘭州、西安、武漢、江陰、蘇州、南京、增城、福州、青島、南陽、合肥、長沙、鄭州、瀋陽、唐山、常熟、聊城等地區。
    國內外著名媒體30餘人,分別來自隧道網、Tunnel Talk、《隧道建設》、上海電視臺、東方衛視、上海廣播電臺、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文匯報、新聞晨報、新聞晚報、天天新報、勞動報、青年報、建築時報、新華社、上海日報、上海科技報、東方早報、時代報、東方網、浦東時報、新民網、中國新聞社、中華建築報、中國建設報、工程機械週刊、揚子晚報等。
    國內外著名媒體在第一時間作了相關報導。其中,隧道行業著名傳媒“隧道網”作了兩天的現場新聞、視頻直播。歐洲著名隧道傳媒“Tunnel Talk”和中國著名期刊媒體《隧道建設》都派出了職業記者,連續跟蹤數天,進行採訪報導。
    “中國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國際著名“隧道高峰論壇”之一。
右,國際隧協主席In-Mo Lee(韓國);左,國際隧協副主席Søren Degn Eskesen(丹麥)
 
中外嘉賓合影
    成果之二:本屆研討會突出隧道學術研討的國際性,讓世界分享隧道的經驗與成果
    來自12個國家的發言嘉賓,作了總計44個的大會主題報告,其中,ITA領銜的國際主題報告達到16個。他們分別來自韓國、丹麥、義大利、英國、荷蘭、德國、日本、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
    國際隧道專家演講的主題內容如下:
    (1)交通隧道工程發展的展望― In-Mo Lee(韓國);
    (2)哥本哈根地鐵環線的設計與施工挑戰―Søren Degn Eskesen(丹麥);
    (3)工業化隧道開挖的設計和建造方法——新意法―Pietro Lunardi(義大利);
    (4)如何選擇TBM與鑽爆法,敞開式抓壁機與雙護盾掘進法―Nick Barton(英國);
    (5)丹麥至德國費蒙貝爾特海底沉管隧道案例分析―Johannes C.W.M. (Hans) de Wit(荷蘭);
    (6)TBM設計發展和高覆蓋層與複雜地質情況下大直徑隧道施工的創新―Remo Grandori(義大利);
    (7)大直徑隧道掘進機技術―Wilm Schaub(德國);
    (8)市區軟土地下空間工程施工新技術―Tadashi Hashimoto(日本);
    (9)施工技術與隧道工程―Martin C. Knights(英國);
    (10)新加坡地鐵市區線三期線路規劃與研究―Chun Nam Ow(新加坡);
    (11)現代隧道管片襯砌設計―Ralf Winterberg(德國);
    (12)三菱重工最新開發的盾構機技術的介紹―Masaru MURAKAMI(日本);
    (13)世界沉管隧道技術的新發展―Casper Paludan-Müller(丹麥);
    (14)土壓平衡盾構穿越運營中鐵路線掘進淺埋雙管隧道―Yuichiro Terada(日本);
    (15)新加坡市中心線902標寶門廊車站和相關隧道工程設計與施工―Yip Kwong Lee(馬來西亞);
    (16)防洪減災和惡劣氣候對隧道的影響―Jim Yang(澳大利亞)。
    本屆研討會突出隧道學術研討的國際性,來自世界各地的參會代表分享了這些非常寶貴地下工程與隧道的經驗與成果。
孫鈞院士作“面向低碳經濟的城市地下空間/軌交地鐵的節能減排與環保問題”主題報告
ITA主席In-Mo Lee(韓國)作“交通隧道工程發展的展望  ”主題報告
錢七虎院士與Nick Barton(英國)親切握手
上海隧道股份董事長楊磊作“超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穿越機場施工關鍵技術”主題報告
 
    成果之三:本屆研討會學術成果具有可信的權威性,指導隧道行業的未來發展
    大會主題報告總計44個,報告人都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院士、專家和學者。
    中國主要代表人物:
    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穎人;
    中鐵西南科學研究院董事長梅志榮;
    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總工程師秦雲;
    原上海地鐵建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振信;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理事長郭陝雲;
    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洪開榮;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白廷輝;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總工程司代理副局長鄭國雄;
    中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副院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彭立敏;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董事長楊磊;
    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副總經理竺維彬;
    寧波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總工程師朱瑤宏;
    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湘生等。
    國際主要代表人物:
    In-Mo Lee(韓國),ITA主席
    Søren Degn Eskesen(丹麥),ITA副主席;丹麥COWI AS公司研發部經理
    Martin C. Knights(英國),ITA前主席;Halcrow集團有限公司隧道和地質工程部主任
    Chun Nam Ow(新加坡),ITA執委,新加坡陸路交通局部門主任
    Nick Barton(英國),歐洲著名隧道專家,尼克·巴頓聯合設計諮詢事務所所長
    Remo Grandori(義大利),歐洲岩石隧道專家,義大利賽裏股份公司總裁
    Pietro Lunardi(義大利),原義大利基礎設施和運輸部長,土木工程專家
    Tadashi Hashimoto(日本),日本盾構法隧道專家,原日本地域地盤環境研究所所長
    Johannes C.W.M. (Hans) de Wit(荷蘭),歐洲著名沉管隧道專家,TEC執行總裁
    Ralf Winterberg(德國),馬克菲爾亞洲/大洋州區纖維產品技術總監
    Masaru MURAKAMI(日本),三菱重工機電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組擔當部長
    Wilm Schaub(德國),海瑞克亞洲總部有限公司技術經理
    Casper Paludan-Müller(丹麥),港珠澳工程專家,COWI公司專案負責人
    Yip Kwong Lee(馬來西亞),隧道管理專家,專案董事
    Yuichiro Terada(日本),隧道工程專家,京王電鐵株式會社工務部長
    Jim Yang(澳大利亞),Hyder私營有限公司區域經理
    本屆研討會學術成果具有可信的權威性,指導著隧道行業的未來發展與進步。
    成果之四:本屆研討會得到了學會與企業集團的大力支持,學會宣導的、指導的學術氛圍正日益顯現
    本屆研討會得到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國際隧道協會(ITA)、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上海市力學學會等的大力支持,分別擔任主辦單位和支援單位。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為邀請ITA國際代表作出貢獻,理事長譚慶鏈為大會致開幕詞;秘書長張雁出席開幕式;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理事長郭陝雲、副理事長梅志榮、周文波、彭立敏、秘書長洪開榮、副秘書長嚴金秀等出席了會議,並作了4個大會主題報告;學會理事長郭陝雲、副理事長彭立敏擔任了大會學術報告的主持人,副理事長周文波為本屆研討會致閉幕詞。
    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為研討會資格申報、論文集編輯出版作出貢獻。學會理事長應名洪出席開幕式;秘書長傅德明擔任大會學術報告的主持人。
    學會領導人擔任了本屆研討會學術委員會的委員;還分別擔任了本屆研討會組織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學會宣導的、指導的學術氛圍正日益顯現。
    本屆研討會也得到上海城建(集團)公司、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上海市地下空間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公路橋樑(集團)有限公司、馬克菲爾集團、海瑞克股份公司、北京華隧通掘進裝備有限公司、三菱重工機電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北京首爾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天工岩土工程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天演建築物移位元工程有限公司、佛山澳回復板業有限公司、上海銘商實業有限公司、上海眾備(昆山)有限公司、上海地鐵盾構設備工程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他們分別擔任支援單位和贊助單位。
    這些單位參加並構建了一個“隧道展覽會”,各自展示出隧道前沿最新的技術與產品成果,成為本屆研討會又一亮麗的風景線!
    成果之五:本屆研討會出版了高品質的《地下交通工程與工程安全》文集,對隧道工程的設計、施工的技術創新都有較大的借鑒價值
    本屆研討會,共收到徵文回執210篇,收到論文全文185篇,正式錄用152篇。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屆研討會重要文獻--《地下交通工程與工程安全》—第五屆中國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文集一書,收錄了大量的國內外隧道工程案例,文集體現了地下交通工程與工程安全、風險防範與管理、大型隧道工程、軌道交通技術、隧道技術研究、深基坑技術等工程研究、規劃、施工、監控等各方面的成果。
    文集還從上海外灘通道、錢江隧道、迎賓三路隧道、龍耀路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複綫和臺北捷運等工程的實際出發,以“地下交通工程與工程安全”和風險控制為主題。同時,論述了當前面向低碳經濟的隧道與城市地下空間建設中的節能減排與環保問題,探討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與地下網路構建的風險控制等問題。
    文集作者大多是隧道工程第一線的工程技術負責人,他們在論文中提供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和經驗教訓,條理清楚、資料齊全、置信度高,對隧道工程的設計、施工的技術創新都有較大的借鑒價值。文集可供土木工程、城市軌道交通、隧道工程等領域設計與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作技術參考資料。
    結語
    本屆研討會開設了“研討會手機短信的互動平臺”,得到與會代表的熱烈相應,紛紛給予評論,並為2013年“第六屆中國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提出建議:
    (1)本屆研討會成功、精彩、難忘、提升;
    (2)建議,第六屆研討會請組委會組織參會人員拍一張大合照!
    (3)噢,提個小建議:給貴賓的禮品中有個撥茶葉的椎子,飛機過安檢時只能丟了;
    (4)下次研討會,建議針對不同人群,分組作主題報告,每個場次安排半個小時交流;
    (5)大會組委會:通訊錄收悉,非常及時全面,致謝!
    特別一提的是,本屆研討會主題報告時,採用手機短信提問和話筒提問方式,由於時間控制的原因,一些來不及回答的學術問題,大會秘書組及時將這些問題告訴報告人。報告人看後,都認真地一一作了筆頭回答,大會秘書組已將這些回答及時回饋給了提問人。
    秘書組正繼續廣泛聽取大家意見,努力改進下一屆研討會的秘書組和會務組工作。組委會表示:下一屆理念將進一步昇華,品味也將進一步提升。

点数:22855 发布:順頌 编辑:阿樓隧道日志 联系:louruyue@sina.com
 
隧道博客裡-順頌平台
 
 
版权所有:(Notbad) 
电邮: b2b@notba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