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博客裡-樓如岳博客
 

大众审美、精英审美和历史审美的思考

作者:阿樓   阿樓博客裡  2017/3/24 14:36:40   来源:阿樓隨筆
大众审美、精英审美和历史审美/阿樓
2017年3月24日
 
 
    一、为什么说传统诗歌是精英审美 
    我在网上查询中国古代十大诗人,尽管版本不一,但你看一下他们的家庭出生、教育背景和职业,你会发现:
    (1)屈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后代,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帝高阳之苗裔兮),任左徒(入内参与议论国政,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三闾大夫(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政治家,有《离骚》、《九歌》、《九章》诗作; 
    (2)曹植:曹操第三子,封陈王,“七步诗”广有影响;  
    (3)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州府教育厅厅长或者州立大学校长类似职位)、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军事参谋)、彭泽县令等职,有《归田园居》、《桃花源诗》诗文;  
    (4)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尚书右丞(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山水田园诗人,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 李白:应诏赴京,翰林待诏(起草诏令,议论时事),六品。《李太白文集》,存诗990余首; 
    (6)杜甫:华州司功参军,在朝中任左拾遗(类似监察部门),曾在剑南节度府任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为工部侍郎的辅佐官,管工程建设,相当于国务院部属副司长),有《杜少陵集》;  
    (7)白居易:左赞善大夫,太子属官,侍读,正五品上;迁忠州刺史,正四品下,有《白氏长庆集》;  
    (8)李商隐:皇族远房宗室,二次县尉(县令或县长之下,主管治安),秘书省正字,有《李义山诗集》;  
    (9)苏轼:礼部尚书(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兵部尚书(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有《东坡七集》诗文; 
    (10)陆游:福州宁德县主簿(县长助理),任夔州通判(纪委和检察院的合体),进士出身,宝谟阁待制(皇帝随侍顾问)、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剑南诗稿》,存诗9000多首。
    所有这些诗人,他们的高层职业,决定了他们的眼界,眼界又决定了他们的境界,属社会精英层。从本质上说,我们看到的经典古典诗歌,实质上是精英审美。有精英审美,就有精英阅读。那么精英审美是什么?他的实质与内涵又是什么? 

    二、为什么说是网络诗歌是大众审美 
    最近写过一篇文章《诗歌与互联网+》,后来按照铁舞老师的要求对胡适八首诗进行阅读时,发现我那篇文章观点是很片面的。回顾历史,我觉得我国近代有三次运动改变了文化的走向。
    第一次 “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写新诗。1916年胡适写一首《蝴蝶》,开白话诗、口语诗之先河,1920年出版了诗集《尝试集》,当时主要是唤醒民众觉悟,接收新文化、新科学、新教育,意义非凡。白话文兴起,本质上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从士族主义走向民众的庶族主义。
    第二次 1909至1964年的汉字简化。虽有白话文,但复杂的汉字依然是个束缚,“五四”前后,陆费逵提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钱玄同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划案》,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1964年5月新中国出版并正式推广了《简化字总表》,共简体了五百一十五个字,简化了五十四个偏旁。虽然现在很多人对简体有非议,其实简体字源于1500年前的王羲之《正草十七帖》,部分从宋朝徽宗行草千字文“天地玄皇,宇宙洪荒”中衍生出来的。容易学,容易记,容易用,汉字的简化让精英阅读又一次走入亿万民众的大众阅读。
    白话文与汉字简化,只是一个始发,是一个量变的积累,在此下面产生的中国现代十大诗人主流依然是精英审美。
    (1)胡适: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北京大学教授,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2)艾青:杭州西湖艺术院毕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
    (3)徐志摩:英国留学,剑桥大学特别生,北京大学教授;
    (4)海子: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生,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5)洛夫: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生,海军中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
    (6)汪国真: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书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7)易白:1984年生于书香世家,退役军人,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成都军区分院)画家,普宁易学研究院秘书处秘书长;
    (8)北岛: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美国布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9)舒婷:厦门一中毕业,在闽西山区插队,厦门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0)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画家,美术系教授;
    (11)食指:本名郭路生,高中毕业,朦胧诗鼻祖,在福利院居住20余年。
    其中,舒婷与食指的学历较低,大众人物的代表,也是大众审美的杰出代表,大众文化已经萌芽。 
    第三次 诗歌的真正变化是“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20世纪60年代末冷战时期,美军为防计算机网络遭袭时能保持通信联系,建设了一个军用“阿帕网”,70年代更新研究发展,最终形成“互联网”,很快就达到了今天的规模。互联网的引入,信息多,成本低,传速快,再一次将精英审美推向大众审美。所以,从诗歌角度说,今日每天有上万首诗诞生与传播,人人可以成为诗人,这就是大众审美。大众审美的大部分作者,都不是出生于书香门第和没有正规高等院效教育背景的广大民众,有的甚至还是跌打滚爬于城市各地上的农民工。想到这里,我觉得我们进行“中国新诗一个晚期已经到来”的讨论,好像是把精英审美与大众审美混谈一起了。 
    有了大众审美,精英审美是否就已经消失了呢?精英审美是以怎样一种方式进行提升和荣耀呢?精英审美与大众审美之间特征又是如何区呢?

    三、关于胡适的八首诗的阅读 
    我觉得胡适的第一首《蝴蝶》阅读很重要。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第一句,初看像写蝴蝶自由恋爱,自由飞翔,按照这个起头,事物应该朝好的自由方向发展,谁知诗句突然拐弯了:“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故事的逻辑结局恰好相反:“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无心再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蝴蝶》创作于1916年8月23日,发表于1917年《新青年》2卷6期,中国第一首新诗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白话诗,不仅是打破传统的格律,而是打破传统的士族制度文化,启蒙开拓的对象从精英士族延伸至百姓庶族。当时很多人并不明白,认为《蝴蝶》“非诗化”倾向显著,胡适好友朱经农写通道:“白话诗无甚可取,”调侃《蝴蝶》稚拙、可笑。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胡适两只蝴蝶的意象,有人认为这首《蝴蝶》是一曲中西合璧的现代“梁祝”,本来“双双飞上天”翩翩翻飞的两只蝴蝶,因母亲催胡适回家与江冬秀成亲,不得不“忽飞还”一个,剩下韦莲司(康乃尔大学教授的女儿)一个人孤苦伶仃,望穿秋水,终身未嫁,只能与胡适保持着超越夫妻层面的思想感情。读了胡适生平介绍,觉得这种说法不成立。那么“两只蝴蝶”指什么呢?
    根据胡适的“五四”精神,我猜想“两只蝴蝶”可能就是分别代表现代民主与科学和现代汉语。如果不普及白话文,广大民众不参与,现代民主与科学就无法落地,两只蝴蝶,少了一只,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国)就不会成功。另外,胡适在100年前写新诗就开始运用意象逻辑反转的手法,提倡不用传统的概念、判断、推理来看待事物的发展,我觉得这个恰恰是新诗“新”的最主要特征之一。100年过去了,很多新诗的作者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今日大部分同题诗创作,都没有胡适式的反转。但最近仍然有几首新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首,安澜老师的石頭森林裏的那束陽光》
 
透過石頭森林的那束陽光
照亮了武夷路上 這些老洋房
梧桐葉覆蓋的夏天
石庫門若影(隱)若現
斑駁的光幻成季風,徜徉於
每一扇格子窗背後的故事

太多老上海的記憶
閣樓,旗袍,老唱機
還有樓梯扶手上的木紋包漿
堂屋裏極富山水氣韻的生活場景
恍惚用每一個平靜又精緻的音符
三心二意地彈奏著風雲百年
抑或五百年,甚至更久的淵源

僅有的那束陽光,在每天清晨
像追光燈一樣直射
叫醒 石頭森林裏的孩子
熟絡 如咖啡一樣烘焙濃郁的
鄰居 正在悄悄地離散 
 
    【师心舟】不胖不瘦的身材旗袍窈窕,中规中矩的诗格合乎新诗诞生以来大众的品读口味。虽说石头森林的意象未脱窠臼,那些浸染文化底蕴的熟悉场景和细节却被一束阳光追光灯般一一照亮:时空大舞台上,一座城市美丽的剪影在诗人审美的目光中诞生,温暖的爱意冲淡了岁月的忧伤。
    【寤堂】老洋房的那些人、景和故事,在斑驳的阳光和精致的音符里缓缓展开。作者就像一位从民国里走来的老人,久历人世间的离合悲欢,已然不喜不悲。这种平静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也让这束阳光下的老洋房充满了寂静之美。
    【莫大】现代的石头森林, 旧上海的斑驳记忆,只有阳光是没有改变的,温暖的是孩子和生活。
    【深南】丰富的意象铺排下,怀旧气息扑面而来。时空的跨越感使得诗句充满张力。形容词的使用还可克制点,略嫌华丽堆砌。
    安澜老师的那一束阳光,照亮了武夷路上这些老洋房,熟络着邻里之间的情感,但结尾却是邻居正在悄悄地离散。胡适式的结尾折转,强调的不是前面描述的,而是折转后的思想与情感。
    第二首 沙柳老师的《在森林中》
 
行走在森林中
我拖著長音喊一聲
所有的樹木肅然立正
像我的部隊在聆聽命令

風吹過來
樹們開始切切私語
象不守紀律的學生
我看著樹們
心情很高興

有一天走在人群中
人們象一棵棵行走的樹
讓我感覺走在森林中
想大喊一聲
聲音卻被卡在喉嚨

風吹過來
沒有樹的切切私語
只有人群行色匆匆

陌生的樹如此親切
熟悉的人如此陌生
 
    沙柳老师这首《在森林中》诗,从一开始的听从号令,肃然立正,到最后的如此陌生,我们现代诗人就是这样,都以自己的诗意为原则,大家看起来很熟悉,其实内心却很陌生。我认为这也是胡适式的反转,只是有个第三、第四小结的过渡。
    第三首,铁舞老师的《地鐵口》
魚 湧入
湧出
遊……
感動的鰓
嘩---
花一樣興奮
約好了我們去一個地方
猛一回首
你已站在我身邊
哦,上帝安排的

一 一
株 棵
馨 橡
菊 樹
 
    大众阅读,会觉得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作者与馨菊并肩而行,一个美好的生活场景。
    进一步阅读,会觉得里面还有意思,作者把自己比作橡树,是一“棵”参天大树,橡树象征荣耀、力量和不屈不挠,德语就有一句“一掌推不倒一棵橡树”的谚语;而把另一方比作馨菊,是一“株”,虽骨格清奇,但很弱小。这是一种形象对比的安排,显示自己的壮悍和强大。
    胡适式阅读: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呢?诗里没有说,好的诗,是不会把自己的意思说出来。橡树与馨菊并肩而行,很快到了地铁口。很显然,橡树之强大,总是以我为中心;馨菊虽然弱小,但具有寒冬四君子的风骨,不会向环境妥协。在地铁口,其结果一定是分道扬镳,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各自寻求自己的追求,这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绝妙写照。如果说这个理解可以成立的话,那么这个折转却是悄然无声。
    前几天,宗月说了一句,没有转的诗,不是诗。我补充一句:没有转的诗,不入精英阅读的诗。那么,新诗的特征到底有哪些?新诗与旧诗在大众审美、精英审美、历史审美的异同究竟有哪些?我想,这也是我们诗歌工坊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点数:1792 发布:順頌 编辑: 联系:
 
隧道博客裡-樓如岳博客
 
 
版权所有:(Notbad) 
电邮: b2b@notbad.cn